狗狗得了淋巴瘤的原因?
一、病因 1.遗传因素 有些恶性肿瘤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淋巴瘤也不例外。美国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家族中有一人患淋巴瘤时,其他成员罹患这种疾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2倍以上;如果有两人以上同时患病,则其家庭成员的发病率高达常人的10倍左右。这提示淋巴瘤与遗传有关。我国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但一些临床观察也发现某些家庭中存在多例淋巴瘤患者的情况。因此,在淋巴瘤的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免疫状态 免疫失衡可导致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肿瘤细胞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反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就能有效地抵抗肿瘤细胞的侵袭和生长,并协助机体的免疫监视系统及时清除异常细胞。
二、发病机制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可将淋巴组织肿瘤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目前认为,霍奇金病的发生是多种刺激因素引起的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反应,而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T淋巴细胞增生性反应。 1.霍奇金病(Hodgkin lymphoma,HL)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与病毒、环境、免疫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结果。病毒作为致病因子,可能先使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再诱发病毒感染导致淋巴结的慢性增生反应而最终发展为HL。
2.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惰性的和侵袭性的。根据B细胞来源又可分为小淋巴细胞型和弥漫大B细胞型,后者大多为恶性程度较高的侵袭性淋巴瘤。 3.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期密切相关,另外还与年龄及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相关。
三、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因发生部位不同而有差异。通常来说以颈部或上躯干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约80%的患者是以此症状就诊的,其次是腹腔及后腹腔淋巴结肿大。还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夜间盗汗等全身症状,以及皮肤瘙痒、体重减轻等症状。
四、诊断 当身体出现无痛性肿胀并且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下要考虑淋巴瘤的可能,建议到专科医生处就诊以便进一步确诊。
五、治疗 对于淋巴瘤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 目前主张早期患者首选联合化疗。由于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大,所以在化疗的同时可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一方面能提高疗效,另一方面能减少化疗带给患者的不良影响。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病变局限且能完全切除者,如果手术能达到局部完全切除效果的话会取得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