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驱虫为什么拉稀?
对于狗狗的体内驱虫药,大多数宠物主人都不会陌生了。但是,在用药之前,我们需要先判断狗狗是否有体内寄生虫,以及在确定驱虫药的类型和用量后,再给狗狗服用。那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 首先,我们需要先买一个宠物专用的肠道蠕虫显微镜(宠物店、淘宝上都有售),用于观察粪便中的虫子情况;其次,我们还需要注意观察狗狗的日常状态,如食欲是否正常、精神状态好不好以及鼻头是否湿润等等。 如果观察到狗狗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例如: 1、食欲不佳或绝食; 2、精神差、不爱动; 3、腹泻、呕吐等; 我们需要立即停用驱虫药,并带狗狗去医院就诊。如果医院化验结果显示为寄生虫感染导致,则必须连续服用驱虫药7天,每天一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寄生虫具有抗药性和重复感染,所以在服用了驱虫药后,也应该定期使用抗生素来预防。
当以上症状消失后,我们可以继续给狗狗服用驱虫药,直到看见成虫排出为止。我们也需要注意日常卫生,避免寄生虫再次复发。 除了上述情况外,如果狗狗的粪便中发现有幼虫,也可以考虑是体内有虫了,这个时候也需要及时用驱虫药治疗。 不过,并不是每次使用驱虫药,都能达到良好的杀虫效果。比如: 当狗狗同时合并有真菌、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时,应先治疗原发疾病,待痊愈后再做驱虫。因为在炎症感染期间,驱虫药物的使用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肝功能衰竭。 一些年龄较小的狗,因为体内的蛔目幼虫仍在发育阶段,此时使用驱虫药,也可能难以杀灭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