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狗狗自咬症?
自咬症,也就是自己啃咬自己的手指、脚垫,甚至是脖子等等,有的还会舔舐、咬尾巴,在狗的身上很常见,也是铲屎官很头疼的问题。 自咬行为,有的是习惯问题,通过训练,纠正不良的习惯,是可以慢慢改正过来的;但是有些却是疾病导致,需要积极治疗才能纠正。
一、生理性原因 1、换牙期 对于小狗狗来说,一般在3~5个月的时候开始换牙,这个时候会自觉地用牙齿去磨平新牙生长时所产生的疼痛和不适感。所以,你家的宝宝如果出现了自咬的行为,而且正好处在这个阶段的话,就不要大惊小怪了,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给狗狗准备一个可以啃咬的玩具,引导它去啃咬,不要让它直接啃咬手指头。
2、异食癖 有的小狗狗可能因为挑食或者是因为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形成了异食癖,比如喜欢啃咬自己的脚趾,或者是吃食的过程中吞下自己的毛发等,作为主人一定要及时制止,并且帮助狗狗纠正过来。可以在狗狗进食的时候,注意观察它的举动,如果有异常,及时阻止。也可以给狗狗补充一些营养物质,改善异食癖。
二、病理性原因 1、寄生虫 体内外寄生虫都会导致狗狗出现自咬的行为,比如蛔目、线虫目的寄生虫都喜欢各种钻进,当虫子钻到口腔或者消化道的时候,就会刺激味蕾和神经,从而导致狗狗乱啃乱咬。定期给狗狗驱虫非常重要!!!
2、牙周炎 当狗狗的牙齿感染牙周炎的时候,由于牙龈出血、发炎,会导致狗狗比较敏感,从而出现自咬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清理狗狗的口腔,帮助消炎。
3、营养不良 当狗狗的营养不均衡,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异食癖,从而导致自咬。这个时候,给狗狗充足的食物,提供足够的营养是重点。